花靜鳥喧,春暖花開,一磚一瓦與垂絮互相呼應,頓覺冬天真的結束了。準新娘靜待與丈夫的首次見面,許下廝守一生之約。
古代的韓國婚禮在新娘家的庭院舉行,禮節繁多。新郎需在祠堂完成向父母及祖先磕頭的大禮後,再親自迎娶新娘。踏進新娘家大門時要跨越火盆,意味趕走惡鬼。最有象徵性的可算是接下來的「奠雁禮」,新郎會帶上一隻活生生的雁鳥,朝它恭敬行禮。
當時禮服以黃、紅、藍三色為主,來到今日大多融入西式風格,使用新娘專屬的白色作為主調。不變的是保留頭上的迷你帽子,知性貴氣。
木棉花隨風飄散,像是春天寫的信,又一次傳來花語,提醒我們捉緊幸福,珍惜眼前人。
五月雪緩緩灑落,溫暖新婚情意。
We created 韓服新娘之約 with...
Organizer & Venue: @theaisle.wedding
In Frame: @waiting_ywt
Photography: @jenniferying.photography
Florist: @home_sweet_florist
MUA: @carmentsangmakeup
Next Article
在日劇中看到最傳統的婚禮,原來名為「神前式」。
婚禮注重兩個家庭的連結,定必在家人的見證下進行,在神社裡向神明報告雙方家庭聯姻。儀式由神職人員與巫女主持,除了每個步驟都有所規定,與現代婚禮相當不同之處是,整個過程都不能拍攝,肅穆神聖。
儀式中所穿的服裝亦十分講究,傳統的新娘婚服「白無垢」清雅動人,由內搭到外衣也統一使用白色,象徵純潔無瑕。「白無垢」於平安時代非常尊貴,只有武士家族及貴族才能穿著。
另有三種小物作為配襯 — 扇子「末廣」,形同婚姻路上起始較為狹小,但將愈見寬廣。扇子不會打開使用,只寓意新娘越走越幸福。化妝包「筥迫」現時只作裝飾,據說前人都將懐紙、白粉等化妝道具放在裡面。短劍「懐劍」起源於武士家女性作防身之用,風俗習慣漸漸變成服裝禮儀。
而現代的花嫁婚攝,多以簡約髮飾取代帆船型的綿帽子,更可在瀏海上加入流行元素,呼應傳統同時不失時尚。以櫻花粉紅打造妝容,著重勾劃細緻眉形,突顯日系新娘既溫暖又知性。
We created 花嫁的美 with...
Organizer & Venue: @theaisle.wedding
In Frame: @kimono_hongkong
Photography: @gracisimpression_photography
Florist: @atelier.de.present
MUA: @angelchan.makeup
Kimono: @lunelapin_kimono
Accessories: @fongfong_accessories
裙褂的傳統美學,源自清末皇室的結婚禮服。
金銀線珠交織於紅布之上,龍鳳成雙成對,祥雲瑞氣滔滔。石榴喻意多子多孫,牡丹花帶來富貴。
在現今中西合璧的婚禮,仍然由母親替新娘穿上裙褂,進行敬茶及出入門儀式,象徵給女兒的滿滿祝福。
裙褂盛載深厚的歷史故事,刺繡栩栩如生、鮮艷奪目。難以想像於90年代中曾經近乎式微,幸而後來再次得到承傳。
現代款式更漸漸出現各種變奏,如融入馬面裙特色的百摺裙也大受歡迎。兩側裙擺隨步姿飄逸,散發古典美的同時,為新娘增添活潑氣質。
而近年中式禮服的焦點也不再限於新娘身上,若新郎也穿起馬褂迎親,讓喜慶感更加濃厚,拼湊幸福畫面。
We created 龍鳳呈祥 with…
Organiser & Venue: @theaisle.wedding
In frame: @fungking_ky @skingz.nam
Photographer: @milastory
MUA: @joyce.w.makeup @callie.neatmakeup @neat.makeup
Kwa - 褂后款配百褶裙、馬褂: @queens_embroidery
Floral Decoration: @iris1.6c
Accessories: @r.kakalism